雪山飞狐原著小说是当代作家金庸写的长篇武侠小说,雪山飞狐原著书籍共分为十回,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于1993年推出。《雪山飞狐》的写作手法与罗生门(电影)有些类似,而据金庸先生本人所说,他其实是从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中得来的灵感。
雪山飞狐新修版小说故事讲述人有宝树和尚、苗若兰、平阿四,人物身份和职业不同,所以金庸先生在写的时候就刻意让不同段落给不同人用不同口气来讲,而每个人在讲述自己这段“胡苗对决”时又都掺杂了各自小心思,有露有藏,有性别转换的反差,有第三视角和突然打断的视角,惊讶之余,读起来十分过瘾,细微处让人心惊。而在众人拼凑出“胡苗对决”始末时,又具有了一种评书式的讲述风格,把胡一刀和苗人凤这两位豪侠从第三视角被演绎,这样反而比平铺直叙渲染他们更有传奇感。
雪山飞狐原著小说精彩阅读:
“姓胡的卫士情急之下,生了一计,从阵亡将士之中捡了一个和闯王身材大小相仿的尸首,换上闯王的黄袍箭衣,将闯王的金印挂在尸首颈中。他再举刀将尸首面貌砍得稀烂,叫人难以辨认,亲自驮了,到清兵营中投降,说已将闯王杀死,特来请功领赏。这是一件何等大功,敌将呈报上去,自会升官封爵,莫说丝毫没疑心是假,即令有什麽怀疑,也要极力蒙蔽掩饰,以便领功升官。假闯王一死,敌军即日解了九宫山之围。真闯王早已易容改装,扮成平民,轻轻易易的脱险下山。唉,闯王是脱却了危难,这位飞天狐狸可就大难临头了。”
“那飞天狐狸行这计策,用心实在是苦到了极处。江湖上英雄好汉,为了‘侠义’二字,替好朋友两胁插刀原非难事,可是他为了相救闯王,不但要委屈万分的投降敌人,还得干冒一个卖主求荣的恶名。想那飞天狐狸本来名震天下,武林人物一提到他的名头,无不翘起大拇指赞一声:‘好汉子!’现下要他自污一世英名,那可比慷慨就义难上万倍。”
“他投降吴三桂后,在这汉奸手下做官。他智勇双全、精明能干,极得吴三桂信任。他想闯王大顺国的天下,应生生断送在吴三桂手里,此仇不报,非丈夫也。他若要刺死吴三桂,原只一举手之劳,可是飞天狐狸智谋深沈,岂肯如此轻易了事?数年之间,他不露痕迹的连使巧计,安排下许多事端,一面使满清皇帝对吴三桂大起疑心,另一面使吴三桂心不自安,到头来不得不举兵谋反。他将吴三桂在云南招兵买马、跋扈自大的种种事迹,暗中禀报清廷,而清廷各种猜忌防范的手段,他又刺探了去告知吴三桂。”
“如此不出数年,吴三桂势在必反。那时天下大乱,满清大伤元气,自是闯王复国的良机。即令吴三桂的反叛迅即敉平,闯王复国不成,但吴三桂也非灭族不可,这比刺死他一个人自是好得多了。”
“当那姓胡、姓范、姓田三个结义兄弟到昆明去行刺吴三桂之时,飞天狐狸的计谋正已渐渐有了成效,因此他在危急之中出来拦阻,免得那三人坏了大事。”
“那年三月十五,他与三个义弟会饮滇池,正要将闯王未死、吴三桂将反的种种事迹直说出来,那知三个义弟忌惮他武功了得,不敢与他多谈,乘他一个措手不及便将他杀死。飞天狐狸临死之际,流泪说道:‘可惜我大事不成。’就是指的此事。他又道:‘元帅爷是在石门夹……’原来闯王室在石门县夹山普慈寺出家,法名叫做奉天玉和尚。闯王一直活到康熙甲辰年二月,到七十岁的高龄方才逝世。闯王起事之时,称为‘奉天倡义大元帅’,他的法名实是‘奉天王’,为了隐讳,才在‘王’字中加了一点,成为‘玉’字。”
众人听苗若兰先前所述故事,只道飞天狐狸奸恶无比,那之中间另有如此重大的秘密,只是过於怪异,一时实在难以置信。
平阿四见众人将信将疑,苗若兰脸上也有诧异之色,接著道:“苗姑娘,你先前说道,飞天狐狸的儿子三月十五那天找到三位结义叔叔家里,跟他们在密室中说了一阵子话,那三人就出来当众自刎。你道在那密室之中,四人说了些什麽话?”苗若兰道:“莫非那儿子将飞天狐狸的苦心跟三位叔叔说了?”
平阿四道:“是啊,这三人若不是自恨杀错了义兄,怎能当众自刎?可是那时闯王尚在人世,这机密万万泄露不得。只可惜这三人虽然心存忠义,性子却过於鲁莽,杀义兄已是错了,当众自杀却又快了一步,事先又没嘱咐众子弟不得找那姓胡的儿子报仇,当时定是悲痛悔恨已极,再也想不到其馀,以致一错再错。胡苗范田四家,从此世世代代,结下深愁大怨。”
“那儿子与三位叔叔在密室中言明,这秘密必须等到一百年之后的乙丑年方能公之於世。那时闯王寿命再长,也必已经逝世。若是泄露早了,清廷定然大举搜捕,自会危及闯王性命。胡家世代知道这秘密,苗范田三家却不知晓。待传到胡一刀大爷手里,百年之期已过,於是他命那跌打医生阎基去对金面佛说知此事。”
“那第二件事,说的是金面佛之父与田相公之父的死因。在苗胡二位拼斗的十馀年前,这姓苗姓田的两位上辈同赴关外,从此影踪全无。”
“这两人武艺高强,名震江湖,如此不明不白的死了,害死他们的定是大有来头之人。胡大爷向在关外,胡家与苗田两家又是世仇,任谁想来,都必是他下的毒手。金面佛与田相公分别查访了十馀年,查不出半点端倪,连胡大爷也始终见不到一面。金面佛无法可施,这才大肆宣扬他‘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七字外号,好激胡大爷进关。胡大爷知道他的用意,却不理会,一面也在到处寻访苗田两位前辈,心想只有访到这两人的下落,方能与金面佛相见,洗刷自己的冤枉。”
“皇天不负苦心人,他访查数年,终於得知二人确息。胡夫人这时已怀了孕,她是江南人,临到生育之时,忽然思乡之情很切。胡大爷体贴夫人,便陪了她南下。行到唐官屯,他先与范田二人动上了手,后来又遇到金面佛。胡大爷命阎基去跟他说,待胡大爷送夫人回归故乡之后,可亲自带他去迎回父亲尸首,他父亲如何死法,一看便知。只是苗田这两位上辈死得太也不够体面,胡大爷不便当面述说,只好领他们亲自去看。”
“第三件事,则是关涉到闯王的那柄军刀了。这柄军刀之中藏著一个极大的宝藏,黄金白银不必说,奇珍异宝也就不计其数。”
众人大奇,心想这柄军刀之中连一只小元宝也藏不下,说什麽奇珍异宝不计其数?
只听平阿四道:“那天晚上,胡大爷跟阎基说了这回事的缘由。众位一听,那就毫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