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是叶三省和贾茂晋的小说讲述了贾茂晋通过关系当上学生会主席,而且叶三省用自己手手段当上学生会副主席,现在马上就要毕业了,贾茂晋知道4年来其实一直很嫉妒叶三省,因为4年来叶三省默默地承受了一切,绝不声张,更谈不上反击,一直让贾茂晋没办法得手,那么这次他是否会成功呢?
叶三省贾茂晋小说精彩阅读:
贾茂晋寒假回家问过在省委工作的舅舅,这个人究竟想干什么。舅舅略一思忖,说所谋甚大而已。
所谋甚大?
贾茂晋不太明白,一个二本大学里,有啥可谋的?他通过辅导员查过叶三省的家世背景,一个来自小县城,父母早逝的普通农家子弟,想飞上天?
但是毫无疑问,叶三省比他能干,会做事,如果不是院里知道他的背景,院里学生会主席肯定不会是他而会是叶三省,学校学生会同样如此。
这让贾茂晋感到深深的羞辱。
如果说人世间还有一种感情要比爱情来得更为持久、热烈、深远,那便是仇恨。但是比爱情和仇恨更让人感受深刻的,却是嫉妒。
谁也想不到风光堂皇的贾茂晋会这样深刻地嫉恨一个“普通”的同学,谁也想不到高高在上的学生会主席会四年不断地打击一个他的下属。
嫉妒让他发狂,甚至失去理智,有时克制不住叠出昏招。
幸好,叶三省默默地承受了一切,绝不声张,更谈不上反击,有时还主动替失措的贾主席遮掩。
这一切,似乎跟叶三省那个绰号“面团”名符其实,任由贾主席揉捏,毫无锋芒。
但是,这丝毫减少不了贾茂晋心中的厌恶和嫉恨。
现在,毕业了,贾茂晋一直想找一个机会最后再刺激一下叶三省。
狠狠刺激一下。
他还真不相信叶三省就是面团。他希望看到叶三省的锋芒和反击,看看舅舅所说“所谋甚大”到底谋什么。
刚才在宿舍听见叶三省的脚步,他突然间有种感觉,这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了,这也可能是他最后一次获得答案的机会。
所以他立刻冲出宿舍,连拖鞋都没来得及换。
现在,是时候了。
他微微一笑,说:“世间所有的遭遇,都是猝不及防?不是,是有备而来。或者说,我等这一天等很久了。”
叶三省静静地站住,静静地看着贾茂晋,静静地听,静静地微笑。
贾茂晋摇了摇头,走近一步,叹了口气说:“你真是个面团吗?我最讨厌你这种打不还手,骂不还手的……烂泥样子。说你是烂泥你不会生气吧?”
“贾主席您说。”
叶三省依然温和微笑。
“你也许不是烂泥,可能是烂屎。”贾茂晋也露出微笑,跟叶三省的表情一样,温和地说:“有一个关于出身的比喻是说,在粮仓的老鼠能够吃粮,在厕所的老鼠就只能够吃屎。我出身干部家庭,根红苗正,大概就是在粮仓,叶部长你父亲是山区的农民,应该就是厕所里钻出来的老鼠,对吧?”
这是他准备了好久的杀手锏,用叶三省死去的父亲来刺激他。
这也是他最大的优势,最现实,最直接的差距。
就是依靠这一点,他能够在学校里永远压叶三省一头,他和叶三省都明白这一点,他甚至可以肯定,叶三省心里一定充满憋屈和痛苦,所以现在,他赤裸地挑明它,希望加深这种痛苦。
但是他再次失望了。
叶三省表情依旧,点头说:“我知道。贾主席您是the choosen one,我这四年多亏您的照顾,希望以后能够继续得到您的照顾。”
他的语气谦卑,表情真诚。换了别人,肯定会相信,但是贾茂晋不会被欺骗。
“我知道你考了公务员,好像也过了,换个好一点的环境继续当老鼠。我呢,会直接进入政府部门,无论是选调生也好,招聘再解决编制也好,都不是问题。将来,会得到特殊的关照,提升会很快,甚至可以在很大的范围内选择我感兴趣的职位。这没有办法,谁叫我命好呢。一命二运三风水,要不要咱们订个十年之约,或者五年也行,到时再看看我能否照顾到你。”
贾茂晋冷笑。
除了杀手锏,他还为他准备了终极武器。
也许在这所学校,他可以算是最解叶三省的人。
叶三省演过话剧,研究航模,参加生命科学协会,打工挣钱,大学四年做过许许多多的事,但贾茂晋还是觉察到了这个跳来跳去的同学对于权力,或者说是通过各种活动调度其他同学和老师的特别爱好。
他们对于权力共同的渴望,也是贾茂晋妒嫉他的重要原因。
现在,他就要在这一点上打击他。
叶三省脸上的微笑消失,他的表情终于变了。
他的心里突然间充满了愤怒,无比渴望把拳头立刻砸在面前那张自鸣得意的脸上。
贾茂晋击中了他。
不仅如此,还有种被人看穿的惶恐。
他一直在努力掩藏,也一直以为自己掩藏得很好,可是现在,还是,还是被人揭破。
或者,你的敌人永远比你想象的更了解你。王道士早就说过。
可是,他不明白,这位总是一脸矜持的贾主席,为什么总是盯着他不放,总是跟他过不去?
为什么他的怨念就是如此之深?
他感觉得到贾茂晋妒嫉他,但他一直摆正了自己的位子,总是任劳任怨地配合各种工作,总是把功劳巧妙地推到贾主席身上,从没有抢过他的风头,为什么他就不放过他?
他这是非要逼他翻脸吗?
多一个朋友不好吗?
一瞬间叶三省脑中转了无数的念头,可也仅在一瞬间,微笑再次回到他的脸上。
“恭喜贾主席。”
他淡淡地说。
就在这一瞬间,他想明白了。
他如果揍他一顿,他的档案上很可能出现一次处分,他很可能永远要面对这样的污点,这对于他将来选择的人生,可能会是一次致命的错误,甚至,直接断送他这选择的人生。
完全没有必要用一次冲动去承受那样巨大的风险。
贾茂晋脸色冷了下来。
他刚才几乎成功了。他捕捉到了叶三省的表情变化,虽然很短暂,但他本来就一直盯着叶三省的脸。
但是最后,叶三省再次控制了自己。
这尤其令他愤怒。叶三省越是成熟,理性,就越是彰显自己的幼稚,无策。
叶三省古教授精彩对话:
叶三省敲了门,里面传来古教授一惯波澜不惊的声音:请进。
叶三省推门进去,古教授坐在座位上正在电脑上打字,微微点点头,说:你稍坐一下,我把这点弄完。
叶三省点头说好,走到沙发坐下,又起身到饮水机用纸杯倒了一杯水重新坐回。
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这个大家眼中古板冷漠的教授不会在乎他这么做。
沙发的位置很好,空调能够直接吹到。当然,如果长时间呆在这里工作,那也承受不住,古教授布置办公室的时候,应该也考虑到了这点。
叶三省慢慢定下心来,打量这间古教授专用的办公室。
大约有二十多个平米,整洁如同古教授一惯的衣着,除了办公桌,沙发,就是整齐摆放在两边墙壁的木制书柜,里面摆放着各种书籍,以古旧为主。
古教授的办公桌后墙壁上,挂着一副对联:
千家山郭静朝晖
万里风云开伟观
却是行书。看样子还是古教授自己写的。
叶三省扫视完毕,看不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想摸出手机,觉得不太礼貌,显得沉不住气,便息了这个念头,索性地坐在那里回想刚才在宿舍门口跟贾茂晋碰见的情景,想了一会,哑然失笑。
幸好古教授没有让他多等。
不到五分钟,古教授就起身端了茶杯过来,在旁边沙发打横坐下,说:“说话不是打仗,需要迎头痛击,所以我让你先坐一下,等你身体不热了,心也安静下来,我们才好说话。”
叶三省怔了怔,没想到古教授的开场白这样奇怪,接不上话,只好憨憨一笑。
“你是这一届学生中我最看好的,没有之一。”古教授没有理会眼前这位学生心里在想什么,自顾自地按照自己思路说下去:“所以我特意把你叫过来,想在你离开学校,踏入社会之时,给你一些建议。”
“谢谢古教授。”叶三省赶紧答谢,身子坐直了一些。
“这是老师应该做的。比起授业解惑,传道更重要。当然,所谓道,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解读。我呢,更侧重于社会经验,历史经验。”古教授紧紧地盯着叶三省,突兀地问:“你将来想做官吧?”
叶三省吓了一跳。
怔了一下,决定老实回答:“上午刚刚接到正式录取的通知。”
古教授点点头:“应该是。张总那个公司,让你直接过去当主管,还有山长药业,华西证券待遇都不错,你都拒绝了,听说你考公务员,一直在看书,所以我想在你离校时,给你说说,一些……作为老师的建议吧。”
叶三省再次有被看穿的尴尬。
古教授说的张总,是贡城滨江地产开发公司的董事长,叶三省实习的时候到那里做销售,三个月卖了十七套房,获得过一次月销售冠军,张总宴请销售精英吃饭的时候,专门给叶三省许过诺,毕业了去他那里,直接做主管带团队,不知道古教授怎么知道。
还有,山长药业和华西证券都是叶三省做过兼职的企业,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他们在学校招聘的时候,肯定提到了叶三省,古教授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也知道?
更重要的是,古教授怎么知道他的理想是从政?
虽然现在说从政还很遥远,但叶三省真的这样计划的。
他一直以为自己深藏不露,谁知道不仅贾茂晋看出来,连莫名其妙的古教授都知道。
“谢谢古老师。”
他只有结结巴巴地感谢。
“你们都觉得古老师很怪吧?对,就是怪,言行举止不与寻常,这是古老师给自己做的人设,贴的标签。在大学里,可以这样,而且这样容易给人一种恃才傲物,清高自许的认知,不知不觉中就先把古老师当成了一个人物,当成一个学识深厚,博学多才的人物,这正是古老师想要的结果。好比那些艺术家喜欢光头,留辫子,奇装异服一样。当然,古老师的确博学多才,当得起这个标签。”古教授笑笑,话音突然一转:“可是,当官不是这样。你以后进入政府,第一条原则就是:当官莫为怪。”
叶三省有些呆住。他完全跟不上眼前这个刷新了他认知老师的思维。
“比如你今天的衣着。我知道你大学期间勤工俭学,挣了不少的钱,比一般的工薪阶层多得多,但是你接下来要进入政府机关工作,不能像你以前在企业做销售那样,天天西装领带皮鞋,周五郑王,成熟自信,而应该回复到你一个学生的本份,该青涩就青涩,该拘谨就拘谨,该装不懂就装不懂,该闹笑话就闹笑话,还有,该显穷的时候就显穷。衣寇楚楚的人,不是骗子,就是花花公子和伪君子。虽然这是一种偏见,但一旦这种偏见存在于你的某位同事,领导心中,你就可能成为受害者。你远超同龄人的经历和成熟是你将来成长的强大助力,就算你要让同事们觉得你是一个可以造就之材,能力出众,也得有一个过程,让他们了解熟悉你从初生牛犊到油滑老手的过程。不能一出场就技惊四座,这跟主席说的‘下车伊始大放厥词’一个道理。这也是怪。”
叶三省更加懵。这完全巅覆了他的某种认知。
“所以,最少你一开始的时候,需要和光同尘,入乡随俗,而不是独行特立,卓尔不凡。”
“然后,第二条,是善于跟同事打成一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这是从第一条下来的。有人说过,政治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自己的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但是怎么到达这个目标?还有,是不是一味的团结,团结得越多越好?这里面还是有个度……”
接下来十分钟,古教授整好以暇,从容不迫地给他讲述了十分钟为官之道,像他以前上课一样条理分明,举例详实,最后,古教授笃定地结束说:“今天有些突然,你也没有心理准备,这么多条新知识你可能无法立刻消化接收,不用担心,我做了一个文档,等会我会发到你的QQ邮箱,你下去慢慢分解掌握。”